“大氣十條”收官之年,各地能完成任務么?
中國節能在線網12月28日訊 從環保部發布官方微博消息,今日上午,環境保護部召開2017年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。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解答記者提問。
新京報記者:我的問題是關于“大氣十條”的,今年是“大氣十條”的收官之年,我們很關心目前“大氣十條”的整體進展怎么樣,有沒有哪些地方沒有完成任務,還存在哪些問題,下一步有哪些計劃和安排?
劉友賓:大家知道2013年國務院印發了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簡稱“大氣十條”,是大氣污染防治歷史進程中里程碑式的文件,不僅總結了過去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進展和問題,也研究提出了解決新時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措施。再過三天“大氣十條”就要收官了,大家都很關心我們能不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“大氣十條”里面確定的大氣質量改善目標主要有這么幾項: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(PM10)濃度下降百分之10,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分別下降百分之25、百分之20、百分之15。還有大家很關注的一個數字:北京市PM2.5濃度達到60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
“大氣十條”發布以來,在黨和國務院的強有力領導下,在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“大氣十條”實施成效顯著。我近期讀到幾篇文章,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,有的是在座朋友們寫的,比如有一位朋友寫到今年天津的沙窩蘿卜因為霧霾減少,陽光充足,蘿卜好賣了;也有朋友寫到,今年空氣凈化器賣不出去了,滯銷了;還有朋友說,今年在朋友圈曬藍天已經不是新聞了,因為藍天越來越多了。
大家的觀察和我們的監測數據是比較吻合的,我們也剛剛發布了11月份空氣質量的情況,2016年,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(PM10)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百分之15.5,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細顆粒物(PM2.5)平均濃度均下降藍天保衛戰30以上。2017年1月-11月,全國PM10比2013年同期下降藍天保衛戰21.5,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PM2.5分別下降百分之38.2、百分之31.7、百分之25.6,其中北京市PM2.5濃度接近60微克/立方米。
再過三天,“大氣十條”就要收官了,我和大家一樣充滿期待。專家們分析認為,“大氣十條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能夠實現。
當然,我們并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,我們知道大氣污染防治的路還很長,目前取得的成績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,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,主要表現在三方面:一是部分地區、部分時段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問題仍然突出;二是區域進展不平衡,部分省份工作相對滯后;三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、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、以公路貨物為主的運輸結構尚未轉變,污染物排放量大。
展望未來,我們不敢有絲毫松懈,下一步,我們將按照黨的十九大的部署和要求,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,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。一是繼續認真落實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》,全力打贏這場“藍天保衛戰”。二是委托中國工程院對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實施情況進行終期評估,總結經驗,找準不足,提出對策。三是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下一階段指導性文件研究工作,明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。謝謝。